流程型产品的设计方法
在商家后台多个流程型产品的设计中,发现他们都存在2个共同的间题点,这些问题严重影晌到了用户的操作效率与使用体验。
流程状态文案难理解,状态层级不清晰,用户不理解当前状态,也不知道下一步由谁做什么。比如先行赔付系统中赔付单的状态,它显示的是商家处理状态和京东处理状态,没有区分两个状态的层级关系,平铺展示出来。如果是不了解流程的用户,可能无法知道赔付单当前是什么状态,也难以理解流程状态的名称含义。流程状态命名与层级表达的不清晰,就会使用户产生种种疑惑。
为了解决流程状态命名与层级的问题,我们得了解什么是流程状态?下面截图是京东C端的物流详清,可以看到之前的物流流程由—系列的物流过程构成,物流过程虽然详细,但大大降低了可读性,用户无法第—时间判断快件的现状。
后来为了提高物流流程的可读性和结构性,基千快件不同阶段、不同状况的表现形态,定义成为物流状态·已下单、已揽件、运输中、派送中、已签收。相对于物流过程,使用物流状态来描述物流流程的现状,更直观和简洁。
综上所述流程状态是为了直观、简洁描述—个流程的现状,基千对象在流程内不同状况的表现形态,经过分析和提炼后,定义成具有业务特征的可视化形容词,是构成流程的核心因素。流程状态的设计原则与人机交互的最根本原则—致,即「以用户为中心」,确保目标用户在相应的使用场景下能够快速理解并正确执行相关操作。
那么如何让用户快速理解流程状态并正确执行相关操作呢?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讲述·
流程状态的名称并不是—个简单符号, 直接影晌流程的状况能否准确传达给用户,本质是如何定义—个流程状况。让用户群体理解并接受的流程状态名称,是发挥其价值的第—步。那么,该如何给流程状态命名?
通过结构化方式把流程状况的要点进行提炼,定义成流程状态名称,体现出各流程状态的结构关系,可提高可读性。副词+动作:用千修饰关键流程状况的动作, 一衙商家1审核、待客户发货、已出库。
在角色多、极易混淆的清况下建议在状态名上增加角色名,同—个流程,用户可执行的操作不同,操作者也可能不同,或者操作的详细过程对用户非常关键,这时流程状态命名上需要注明具体角色。